下湾儿童公园建设项目地下室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下湾儿童公园建设项目地下室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3.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下湾儿童公园建设项目地下室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JGJ/T 462-2019 模板工职业技能标准.pdf审 批:

编制时间: 2020年 2月

xxx市下湾儿童公园建设项目地下室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结合我项目部现场踏勘调查情况和国家及行业部门颁发的现行规范、标准及相关办法,主要有:

xxx市下湾儿童公园建设项目施工图纸;

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文);

1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第37号令;

20)广东省、xxx市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1)符合性原则。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2)标准化管理的原则。通过建设单位管理标准化,以建设目标和合同约定为纽带,全面推动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实现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

(3)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4)指导性纲领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建设全过程施工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结合工程进展情况,适时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

为保证xxx市下湾儿童公园建设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杜绝服务中心地下室基坑开挖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xxx市下湾儿童公园建设项目主要分为建筑和园建两大部分,其中建筑部分主要包括一座三层钢结构服务中心(局部有地下室)、两个一层的服务用房;园建部分包括游赏园路、景观绿化、休闲平台、生态湿地、儿童游乐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

建筑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服务中心,三层钢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323.85㎡服务中心北部包括一座地下室,建筑面积526.26㎡,地下室设计标高为4.5m;湿地服务用房,单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11.90㎡;戏水服务用房,单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6.51㎡。

园建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道路:道路主要包括4m宽主园路,4m宽堤顶路,7m宽市政路。主园路总长2034.36m,面层铺透水砖或彩色陶瓷颗粒;堤顶路总长440m,面层铺透水砖;市政路总长292.45m,面层摊铺沥青。

亲水栈道:总长313m,基础采用独立基础。

音乐旱喷、戏水池以及其他儿童游乐配套设施。

一、根据地勘报告,场地内地基岩土层主要有如下几层: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冲积层(Q4al)、石炭系下统(C1)石灰岩。现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其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褐黄色、灰褐色,湿,成分为黏性土、砂土及碎石土回填而成,土层结构疏松。勘察区均有分布,揭露厚度2.10~7.50m。

2、第四系冲积层(Q4al)粉质粘土:棕红色、土黄、灰黄色,湿,可塑,局部软塑,土质不均匀,含少量中粗砂,黏性一般。勘察区均有分布,揭露厚度1.40~11.60m。

3、第四系冲积层(Q4al)淤泥质:深灰色,饱和,流塑,含有机质及粉细砂,层间夹腐木碎块,具泥臭味,土质柔软,黏性一般。全区均有分布,揭露厚度1.20~12.20m。

4、第四系冲积层(Q4al)粉质粘土:褐黄色、灰黄色、土黄色,可塑,湿,局部夹少量中粗砂,粘性一般,揭露厚度1.60~12.60m。

5、第四系冲积层(Q4al)中砂:灰白色,浅黄色,饱和,稍密为主,局部中密,含少量粘性土,石英颗粒径不均匀,分选性差。揭露厚度2.90~5.90m。

(6)第四系冲积层(Q4al)砾卵石:浅黄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砾卵石含量约占55%,局部含量较多,砾径0.2~4.5cm。,揭露厚度4.90~23.80m。

二、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本工程区及附近区域均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古河道、暗浜、古冲沟、古塘、地下坑穴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揭露的不良地质作用主要是岩溶,具体岩溶治理方案可参照勘察报告。

4、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

xxx市下湾儿童公园建设项目服务中心,为三层,钢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323.85㎡。服务中心北部包括一座地下室526.26㎡,地下室设计深度4.5m,底板厚0.35m。±0.000对应的绝对标高为8.600m,原始地形地貌的绝对标高为8.0m,即地下室开挖深度为4.25m,整个地下室基坑挖方量为2454m³。

根据设计施工图,地下室顶板顶部绝对标高为8.55m(7.95),原始地形地貌的绝对标高为8.0m,负一层底板厚0.35m,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为4.35m,本工程采用无支护二阶土方放坡,放坡系数为1:1,放坡平台宽度2m。根据基坑开挖面积、开挖深度及工程地质报告,基坑内设4口排水井、井径400×400×1000mm,,并沿基槽边线设300×400mm排水盲沟;

本工程施工始终如 一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守国家及业主的安全管理规定。

以安全生产零工亡事故为目标,杜绝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减少轻伤事故;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努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目标。

责任工亡率和重伤率为:0;年负伤率为:0;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率为:0;群死、群伤、群中毒事故为:0;交通事故死亡率为:0;新增职业病发生率为:0。

车辆年审通过为:100%;特岗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为:100%;尘、毒、害综合治理合格率为:100%;二级重大危险源控制率为:100%;重大隐患整改合格率为:100%;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创中国一冶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广东省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

服务中心地下室基坑开挖要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

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地下室基坑开挖及土方开挖: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10日;

1、组织保证措施:派有丰富施工经验、良好组织才能,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骨干,组织精干过硬的施工队伍施工。

2、制度保证措施:健全施工协调制度,保证“条条渠道畅通”。一些行之有效的协调制度措施,在本工程施工中继续加强和完善执行。

3、技术保证措施: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按照基建程序组织各项工程施工,认真运用我公司在历年的施工经历中摸索和制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本工程的技术管理确实起到各项施工管理的龙头作用。

4、设备保证措施:采取动态管理措施,保证机械施工的连续性,充分发挥机械的正常效能,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操作,管好用好设备,定期检修,备足设备易损件,严禁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5、落实保证措施:根据施工总体计划的总工期,分阶段进行控制,实施中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全方位的抓落实。项目经理除掌握总体计划外,每天下达当日施工计划并监督实施,现场负责人确保任务落实。

6、建设单位要派专人负责处理出现的停电、停水问题。

7、土方开挖施工人员要创造施工作业面,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跟进指挥,不得超挖、欠挖,边坡要一次合格到位。

8、服务中心地下室基坑开挖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

9、根据施工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工程按设计实施。

根据施工总计划,地下室基坑开挖及土方开挖: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10日;

3.2.1 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计划表

机械设备到位后,根据备作全面系统的检查工作,做好各部位的保养和润滑,保证基坑开挖施工顺利进行。

3.2.3 测量、检测仪器配备计划表

根据工程需要,测量设备项目经理部配置GPS测量系统一套,全站仪、水准仪各一台,各施工工区配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为确保地下室基坑开挖安全,以及尽量减少由于基坑开挖土石方破坏路基软基处理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为原则,地下室基坑开挖拟采用分层分段平均下挖的方法,根据设计施工图,地下室顶板顶部绝对标高为8.55m(7.95),原始地形地貌的绝对标高为8.0m,负一层底板厚0.35m,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为4.35m,本工程采用无支护二阶土方放坡,放坡系数为1:1,放坡平台宽度2m。根据基坑开挖面积、开挖深度及工程地质报告,基坑内设4口排水井、井径400×400×1000mm,,并沿基槽边线设300×400mm排水盲沟。

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

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基坑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

3、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进行核算。

4、对甲方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

5、由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

4.2.2测量的工作内容

1、在进场后首先与建设单位办理红线桩和高程点的交接及复测工作,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施放基坑上口线、结构线等,并控制好基坑各部分的开挖标高。

4.2.3主要施测方法

(1)现场工程主轴线以矩形平面控制网布设为主,布设二级网采用矩形控制网,控制网点的布设依流水段划分而定,要保证每个流水段均有相应的控制桩点。控制网的精度应满足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12" ,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的技术指标,矩形控制网与其主轴线平行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主要依据,以方便施工放线。

(2)控制网的测设方法,控制网测设定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和方向线法。即:用全站仪测设出与建筑物轴线平行的控制线或方向线,或用测距的方法沿方向线依次定出所需的各个桩点。

(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角±10",量距1/20000。

(1)高程控制点布设:根据业主提供了已知点高程,根据这些高程点,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内的较为稳定的临时高程控制点。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周,相邻两点间距约100米。

(2)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附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

(3)水准测量的精度:±20√L,(或±6√n),(L—测线长度,n—站数)。

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

(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ф20钢筋上刻+字线(高程点为圆头),钢筋桩的埋深不小于50cm,钢筋桩周围设R>20cm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3cm。

(2)在控制桩位点打30cm深的木桩,桩上钉小钉定桩位中心;控制桩四周用钢管做1500×1500×1100的防护栏和醒目的标记或用砖砌台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水准点在基坑的四面的内侧要求至少各有三个点。

(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

(1)施测时,采用经纬方向线法,或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控制轴线投测到待测层,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

(2)校测红线桩和建筑物定位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放样)进行;基坑上口线及护坡桩的放线定位主要采取经纬仪方向线和直角坐标法进行测量放线,轴线传递拟采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定位控制轴线网以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桩中的关键、重要点位做为起始点位和起始方向。

对施测所需的各类数据及施测方法均要有详细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有效,公正和连续,字迹要工整,内容要有可追塑性。

建筑物定位放线最终由规划部门的复测位准;其余每次施测完毕后,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自检,无误后交质检部门复测,确认后交监理核验。验线的部位主要是关键部位和最薄弱环节。

(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本工程以建筑红线桩定位,选择与总体主要道路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以较长的己知边测设较短的边。

(2)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本工程建筑基本为矩形建筑,为此宜选用直角坐标法定位。

2、挖土、填土施工测量

根据相关规范及图纸的要求,土方开挖、回填至设计场平标高。我方在测量上严格控制开挖标高,以满足后序施工的要求。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场平标高。

3、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2" 以内,总误差在5mm以内;

测弧:采用偏角法,测弧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

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侧并进行温度修正。

轴线之间偏差控制在2mm以内。

(1)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开挖线。

(2)开挖过程中,随时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控制开挖线及标高。

(1)放线员用白灰撒好上坡线及下坡线,用于控制放坡角度。根据勘察报告内各土层、土质状况,采用1:1坡度放坡。

(3)每一开挖阶段均从同方向开始,同时护坡处均一次开挖成型,专人负责指挥作业。

(4)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挂安全网进行封闭,2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4.5 地下室基坑开挖施工

4.5.1土方开挖顺序

4.5.2基坑开挖施工

(1)清除基坑范围内的障碍物,铺筑场内运输便道。

(2)按工程监测要求,做好各种类型的观测点布置,并测定初始数据。

(3)沿基坑外四周设排水沟,保证场外地表水不流入基坑。截水沟设在挡土墙外侧,截水沟宽300mm,深400mm,截水沟设0.1%的坡度。

土方开挖采用分层放坡法,由西向东逐层推进,开挖坡度必须与设计坡度一致,严禁超挖。

机械无法直接挖掘的部位,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归堆;挖土机运至地面归堆,装车外运。

机械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面以上30cm,余下部分采用人工开挖,以防止机械扰动基底土。

基坑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

(1)基坑开挖边线定位

基坑施工开挖边线放线测量工作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定位图和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核对测量基线及标高基准点,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施工,并按要求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有关部门履行签字手续。

(2)土方开挖平面布局

1)本基坑开挖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测,同时土方开挖应与边坡放坡系数施工紧密配合进行。

2)按需要先在基坑内设置集水井,预抽水4~5天,主要是抽取地表滞水进行降水,方便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

3)土方运输从工地大门进入施工场地,由于场地有限,运土通道设在工地的西南侧,便于车辆从基坑上来后直接从大门出去,最大限度减少车辆对坡顶的动压力。土方施工采用机械进行施工。机械的开挖采用2台大型液压反铲,采用后退式挖掘,人工开挖的范围主要是机械开挖后基槽边角及基底修整。

1)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分层开挖的厚度按照1800~2000mm,每层开挖的长度不超过20米。

2)在第一层土方挖完后按土方开挖图标示的位置修筑宽5m坡度不大于1:7的坡道,以便挖土及运输车辆进出。每层开挖时都必须按规范要求留置运输土方坡道,土方开挖运输车辆都只能在场内行走,严禁在边坡上部平台处行走。土方开挖到基坑底后,立即施工垫层。

3)土方挖至基底标高,基底预留300mm厚土方,人工进行修整。

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将开挖出的土及时外运,不在现场堆放。

6)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及时组织建设、监理、设计、地勘等部门对基坑进行验收,并浇筑垫层进行封底,防止水浸和暴露。

7)土方开挖与基坑放坡同时施工,土方开挖必须配合基坑放坡施工,严禁超挖。

根据基坑开挖面积、开挖深度及工程地质报告,基坑内设4口排水井、井径400×400×1000mm,,并沿基槽边线设300×400mm排水盲沟,采用集水井抽排的方式控制地下水。

集水抽排施工要点如下:

基坑开挖见底后,应在基底做出排水沟及集水井;

坑底排水沟边缘层离开坡脚不小于0.3米,深0.3米、宽0.3米,向集水井坡降3‰。

(4)排水沟进入集水井部位应设滤网。排水沟与集水井保持一定高差,集水井底比排水沟应低0.5~1.0米,排水沟底比挖土面应低0.3~0.5米。

(5)土方开挖期间,随着基坑的开挖,排水沟、集水井分级设置与下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可以不采取护壁措施,但必须有组织排水。

(6)基坑排水时,不得出现回流或倒灌现象,若水量较大则要求一井一泵。

(7)在正常的排水运行过程中,必须有合理的用电保障以满足排水运行的需求。通常要求施工现场应有两路工业用电,排水运行中应保证一路工业用电停电后另一路工业用电能及时使用,保证停电10分钟内(具体可根据抽水试验确定)能将确保排水正常运转,避免影响排水效果甚至危害基坑安全。如果现场无法具备两路供电,应考虑配备备用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现场拟配备250KW柴油发电机2台,为了保证柴油发电机处于完好状态,还应定期(1~2周)试运行一次,发电机进行模拟演习,保证应急时柴油发电机必须能够即时发动供电,同时在电路设计时采用双向闸刀,确保工业电与柴油发电机供电自由切换,保证应急时必须全部发动供电,同时在线路设计时必须保证在10分钟内能将排水的电源全部得到更换,保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排水不得中断,否则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

1、进入施工现场一定要戴安全帽,并接受入场教育。

2、基坑内施工时,边坡上部应安排专人将杂物清理干净,防止坠物伤人。

3、机械施工时危险区域严禁站人。

4、操作人员应掌握一般安全用电知识。

5、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杆,上下基坑搭设临时马道。

6、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遵章守纪的法制教育,做好施工前的安全交底,无论队长、工长或工人均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并服从企业安全部门人员的管理。

7、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和执行“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暂行规定”和执行现行的一切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信守安全生产责任协议,认真落实本规定的要求。

8、施工期间,安全员全面负责安全监督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随时排除,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9、当施工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段,待情况稳定后,按审批后的方案采取防护措施。

10、严禁作业人员在基坑内休息。

11、雨季开挖,现场应配备足够抽排水设备。以便及时排除因下雨流入基坑内的积水。

12、施工现场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等作业,必须由电工完成。施工现场应按工程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情况配备电工。

13、作业前技术负责人一定要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要点,避免事故发生。

1、施工监测的目的和必要性

在土方的开挖的过程中,施工对地层产生的扰动,基坑内外土应力的重分布,有可能会引起围护结构、地表及附近土层的变形或沉陷,危及基坑稳定和安全。因此,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过程中,必须委托第三方对周边重要建筑物、基坑支护结构顶位移、地下水位等内容进行监测,监测频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及精度要求表

以上监测项目中,结合项目部的技术力量及现有仪器设备,可对基坑顶面沉降和位移、立柱沉降、道路沉降进行监测,而第三方监测则应对中所有项目进行监测。除以上监测项目以外,每天必须对基坑周边进行人工巡视,观测地表裂缝、周围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的变位破损、支护结构裂缝、渗漏水状况、基坑周围超载等状况的出现和发展情况。基坑开挖期间及地下室施工完毕前,基坑围护结构顶周围应禁止堆放钢材等较重物料及行走大吨位车辆。

项目部另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

在基坑开挖的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将按照规定监测项目及要求分别进行监测。监测平面布置见设计图纸。

(1)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主要包括顶部的水平位移与沉降及支护结构的变形等。各点间距10~15m。

(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是针对桩体及土体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3)地面、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土方开挖过程中为保证边坡周边地面及建筑物沉降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对地面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

5、 监测量测的数据处理

每次量测后,将原始数据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并对每一个量测断面内每一种量测项目,均进行以下资料整理:

①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图。

②位移(应力)值随时间及随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

③位移速度、位移(应力)加速度随时间以及随开挖面变化图。

每次量测后均应对量测面内的每个量测点(线)分别回归分析,求出各自精度最高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推算出最终位移(应力)和掌握位移(应力)变化规律,并由此判断基坑的稳定性。

利用已经得到的量测信息进行反分析计算,提供围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状态,预测未来动态,以便提前采取工程措施,验证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测量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计算并绘出各测量对象的变化曲线,然后按要求提交有关单位。由于基坑监控中采用的仪器很多是传感式的,其零漂移或温度补偿等均在计算机中设置,由计算机处理。其工作流程如下:

6、监测要求及管理体系

鉴于施工监测在基坑工程中的重要性,招标文件和工程实际需要都对监测方法、频率、精度等提出严格要求。

(1)建立完善的监测小组

针对本工程监测的特点,拟建立5人组成的专业监测小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并由公司驻地总工程师担任监测组组长,负责工程监测计划、组织及监测的质量审核。

(2)建立良性的信息反馈机制

监测小组与驻地监理、设计、甲方及相关各方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积极进行资料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优化设计,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制定严谨的质量保证措施: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

②制定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③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量测仪器管理采取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定期检验的制度;

⑤各项目监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细则;

⑥量测数据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后才可上报;

⑦根据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监测方案实施;

⑧量测数据的存贮,计算管理由专人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⑨定期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交流信息和经验。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2.1 技术标准配备

针对本基坑工程施工工艺特点及地理位置,计划配置本工程必须的规范、标准、法规及我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采用纸质版和电子版并用的方式配备在项目部办公室,便于各部门查阅。

1、编制方案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实现的可能性。在资源、技术上提出的要求应该与当时已有的条件或在一定时间能争取到的条件相吻合,否则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只有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量求其先进和快速。

2、满足合同要求的工期,并能争取提前完成。为此,在施工组织上要统筹安排,均衡施工,在技术上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新材料,在管理上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3、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要求质量第一,保证施工安全是社会的要求。在制订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使方案完全符合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

4、在合同价控制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使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增加施工生产的盈利。从施工成本的直接费(人工、材料、机具、设备、周转性材料等)和间接费中找出节约的途径,采取措施控制直接消耗,减少非生产人员。

1、各级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好分部、分项工程的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新进场班组必须先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后才能上岗。

3、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作业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应急处理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4、季节性施工、特殊部位作业必须事先进行安全技术、安全施工措施交底。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做到先教育培训后上岗作业。

6、安全技术交底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经双方确认签字生效。

7、交底责任人必须对交底内容实施动态检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即使制止违章和符合交底内容的作业行为,对严重违章者,责令其立即停止作业,经教育后新上岗作业。

1)施工技术人员、安全员应当根据工程进度部位、施工季节、施工条件、施工程序、工作特点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有关安全、质量、技术等方面向有关管理人员和班组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2)施工作业班组长对操作工人的操作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在布置生产任务时同时进行。作业人员要利用空隙时间学习“建筑工人安全教育”手册,掌握安全知识。对未按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施工的或交底内容不全、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公司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第六章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工程根据各阶段施工任务配置劳动力,并根据施工生产情况及时调配相应专业劳动力,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

6.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项目部完成自检,组织验收→填写验收资料→报请监理验收。

第八章 应急处置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况实行三级预警,对重大危险源的报告、控制实施依法管理和处置。

DB14/T 1860-2019标准下载8.2 指挥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2、应急指挥部人员名单

现场应急救援抢险队伍人员组成

应急救援组织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二个工作小组和一个抢险队伍,其组成为:

1)综合协调组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组成,专职安全员任联络员;

2)现场抢险组由施工员、质检员、机械员、测量员、材料员、资料员组成,施工员任联络员;

3)抢险队伍由项目部机械操作工、普工、电工、焊工、起重工、急救员等组成,要求人员身体健康、年龄在45周岁以内。

DB34/T 679-2019 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3、项目部应急指挥职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