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知名企业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长沙]知名企业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8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长沙]知名企业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长沙恒大城四期1#人防地下室人防工程

长沙恒大城四期1#人防地下室工程位于长沙市雨花区,西临万家丽路,北靠时代阳光大道。

总建筑面积,总停车位914个(其中18个无障碍停车位)。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层数及高度:地下共两层,建筑高度,负一层层高,负二层层高。地库的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I类地下停车库,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P6。结构类型及抗震设防烈度: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本工程位于长沙恒大城四期1#人防地下室负二层,平时为小汽车库GB/T 37886-2019标准下载,战时为甲五级专业队队员掩蔽部,甲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和甲五级人防电站。

人防建筑面积为15104.8m2,掩蔽面积为10110m2,掩蔽人数为9670人。

本工程在地下室高防化值班室,防化等级为乙级和丙级。

第二章 施工组织与部署

2.1 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

本项目组织机构共划分为三级进行分级管理:

2.2 项目管理人员配备

本工程计划配备管理人员26人。

表3 岗位设置和人数安排

2.3 项目劳务队安排

项目劳务层由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的工程量、合同工期、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劳务招标书及劳务合同书。由分公司组织对劳务进行招标,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管理水平较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优秀劳务队进场施工,劳务队作业人员是该劳务队的多年合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并充分了解项目部、劳务队的管理程序。

3.1 施工区段的划分

根据甲方土方开挖的顺序,我方地下室以后浇带为界划分为四个区段,分别为A区、B区、C区、D区。具体见附图。施工顺序为A区→B区→C区→D区。

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饰,在结构施工阶段以土建施工为主,安装工程各种预留预埋穿插进行,装饰施工阶段各专业工种与土建交叉作业,同步施工。

3.2.2 人防地下室施工顺序

3.2.2.1 人防地下室总施工顺序:土方→人工挖孔桩→底板(承台、基础梁) →负二层墙、柱、负一层梁、板→负一层墙、柱,一层梁、板。

3.2.2.2 土方(基坑超深部位采用素混凝土回填),开挖形式(人工开挖、人工开凿、人工出渣、现场人工转运),因施工现场周边场地狭小,所有的土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转至适当位置并外运。

人工平整场地:在±30cm以内的土面或岩面,高出设计标高的岩面人工凿除。

3.2.2.3 人防地下室底板施工顺序:基坑土方方格网测设→测设地梁定位线→开挖底板梁基槽、承台、电梯井基础土方→基坑验收→浇砼垫层(100厚C15细石混凝土)→地梁、承台砖胎模及抹灰→底板土方平整及砖胎模外侧土方回填(高差处及底板四周支模采用240mm厚砌体)→底板垫层(100厚C15细石混凝土)→防水→分中弹线→绑扎承台、梁及底板钢筋→绑墙、柱、车道、楼梯插筋→外墙反边吊模→后浇带设置梯级板止水带施工→检查验收办理隐蔽记录→浇捣底板、承台及基础梁砼→养护。

3.2.2.4 人防地下室墙柱施工顺序:分中弹线→绑扎墙柱钢筋→办理钢筋隐蔽验收→支模→检查校正→分层浇捣墙砼→拆模养护。

3.2.2.5 人防地下室梁板施工顺序:楼层标高、轴线测设、弹线→满堂支模架搭设→梁底模支设→绑扎梁钢筋→梁侧模、板底模支设→绑扎板钢筋→绑墙柱钢筋→剪力墙吊模支设→检查验收办理隐蔽记录→浇捣梁、板砼→养护。

3.2.2.6钢板止水带设置位置:地下室底板返300设一道,负一层梁底设一道,负一层楼面返300设一道,地下室顶板梁下设一道。

5.1 基础及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

5.1.1 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5.1.2 施工工期安排

根据总工期安排,基础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75 天。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最后一章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略)

5.1.3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机械开挖地下室土石方→基坑降排水、支护→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桩质量检测验收→承台、地梁土石方开挖清基→地下室底板及地梁垫层施工→底板防水施工→底板保护层施工→地梁、底板、柱及墙身施工→顶板施工→地下室及基础验收→墙身防水施工→回填土

5.1.4 施工测量方案

5.1.4.1施工测量工艺流程

5.1.4.2 工程定位

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和场地坐标网点,用激光经纬仪和100m钢尺进行放线。放线前应检校仪器偏差,放线时如将经纬仪转角90°工作,前视边必须大于后视边。

5.1.4.3 轴线控制

轴线放线复核无误后,建立轴线控制桩并以此引伸其余房屋轴线并加以妥善保护。建筑轴线四大角龙门桩建立后,还应建立各分轴线的控制桩,以免轴线距离过长,分线偏差过大,轴线桩可放于固定建筑物或临设围墙上。

本工程平面为一个矩形,拟定建筑施工平面定位,控制网将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坐标点采用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的方法测设6个控制点,控制点的设置考虑在场内不易破坏和通视较好的位置,且要求埋深1.5m,用砼浇注并以钢柱标记,外设刷红白相间油漆的钢管作围护,或测设在已建建筑物上,以便对工程测量进行整体控制,施工时再进行各区段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

基础垫层施工前,将设在基础周边的控制点轴线移至坑内。根据标高控制点,利用S3级水准仪控制挖深和清底。

基础底板钢筋与模板施工前,依据就近原则将控制轴线投至基础的施工区域,基础的轴线即从附近的控制轴线通过经纬仪和钢尺测出。

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在下一步测量前首先进行外围轴线控制网、标高控制点的复核。确认控制点无误后,利用S3水准仪、J2经纬仪将标高控制点、轴线施放到基础底板表面上,并设立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和控轴线控制网络系统。

此时建筑物内形成独立系统,而外部标高、轴线控制点转换成为建筑物的变形比较系统,将作为建筑物沉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控制的检验基点。外部控制点须经常检验复核,保持系统的精确度。

5.1.4.4 垂直度控制

本工程施工配备激光经纬仪进行垂直度测控。

在外墙转角处,经纬仪将其轴线引测到墙体+0.5标高转角处从轴线向外引出500作为垂直度控制点的标记。

每层主体结构施工完后,均用激光经纬仪将其轴线引测到楼层上,以便上一层施工时校正调整,使各层轴线始终保持在一条铅垂线上,用激光经纬仪逐层向上引射传递。每层施工均必须以固定轴线标记为准,对结构实体进行纠偏。

标高传递:各施工层的标高控制均应以±0.00相对标高为准作标传递,用50m大钢卷尺从零米标高处量定各楼层的标高,再使用水准仪测定各楼层的施工平整度。

5.1.4.5 水准标高控制

水准高程控制应由业主工地代表指定水准控制点,水准点的高程用经检验的水准仪确定建筑的相对标高±0.000。

标高传递:各施工层的标高控制均应以±0.00相对标高为准作标传递,用50m大钢卷尺从零米标高处量定各楼层的标高,再使用水准仪测定各楼层的施工平整度。

5.1.4.6 沉降观测

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的确定,埋设形式根据设计院出图确定,施工单位配合预埋、保护,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负责施测,并作好详细记录,工程竣工后移交业主负责施测及记录。

5.1.5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详见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5.1.6 桩承台施工方案

5.1.6.1 作业条件

桩基施工已完成并办完验收手续。

桩顶部分疏松混凝土已全部剔完,桩顶表面应粗糙,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需用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接高,使桩顶伸入承台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桩顶伸入承台的钢筋应顺直、不扭曲,长度不小于 45d,当长度不够时应予接长。采用焊接接长时的焊接长度,单面焊lOd、双面焊5d(d为钢筋直经),焊缝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绑扎接长时其搭接长度为25~55d,具体按现行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定执行。

槽底虚土、杂物已清理干净。

混凝土垫层已施工完毕,其表面应平整、压光,充分浇水养护,具备防水施工(当设计有要求时)

弹好控制轴线和基础边线。

5.1.6.2工艺流程

桩承台防水(当设计有要求时)

5.1.6.3 操作方法

防水基层检查验收:防水施工前,应检查垫层表面是否平整、光洁,并办理隐检手续。

检测基层含水率:基层含水率一般控制在9%以下。

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防水材料前,应先将基层清扫干净在基层面上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要求厚薄均匀一致,小面积或阴阳角等不易涂刷部位,应用毛刷蘸处理剂认真涂刷,不得漏刷且不得反复涂刷。

1) 防水材料的铺贴应按选用防水材料的不同种类按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O108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O28中的规定。

2) 桩承台防水构造一般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桩直接锚入承台内,桩与承台接触处的缝隙采用止水钢板;第二种形式为桩锚入承台部位的混凝土加厚,采用防水材料与止水钢板防水。

防水保护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保护层的施工,保护层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控制好标高,表面平整。

检查验收: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的规定对防水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相关验收手续。

1) 绑扎前应按钢筋放样计划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其规格、品种、型号、形状及数量应符合要求。

2) 钢筋绑扎顺序,一般是先铺主筋,后绑分布筋,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应按图纸划线,再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复杂的承台钢筋绑扎可先做模型或放大样后再进行绑扎。

3)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正确,上铁在跨中,下铁在支座,应相互错开,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应全数绑扎,不得跳扣。

4) 桩伸入承台的钢筋、承台上柱子、墙等的插筋及预埋铁件应与承台钢筋绑扎牢固,其标高、位置、搭接长度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 钢筋的砂浆垫块,其厚度一般不小于5Omm或按设计要求,间距为lm,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得遗漏。

6) 钢筋绑扎完毕后,办理隐检手续。

1) 模板安装前应先编制模板组装方案,所选模板及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 模板接缝应严密。若采用组合钢模板不合模数时,可加木模补缝。

3) 所用模板安装前均应涂刷脱模剂。涂刷脱模剂前,模板板面应处理干净。

4)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断面几何尺寸、标高、垂直度、连接支撑、预留洞口、预埋铁件等按设计图纸和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自检,清除模板内杂物,填写预检记录单。

1) 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过试验确定,现场搅拌时,应将试验室下达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站配料标牌上。

2) 原材料上料当采甩人工上料时,必须做到车车过磅;采用机械上料时,需调整好斗门关闭的提前量,以保证计量准确。

3) 搅拌混凝土的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升外加剂+水。

4) 浇灌混凝土前应先对桩头、模板浇水湿润,然后按混凝土施工方案要求的顺序分层浇筑,连续进行,如间隔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5) 采用泵车输送时,应选择合适的泵车,保持管道顺畅,

使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

6) 振捣:混凝土振捣一般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的倾斜角约为60º。采用φ50型振捣棒时,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一般不大于5OOmm,以防漏振;钢筋较密时,采用φ30型振捣棒;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为准。混凝土表面应随振随找平,并用木抹子搓平。

7) 承台混凝土浇筑应按后浇带的位置分段,每段宜一次浇筑完成。特殊情况需留搓时,甩搓处应预先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搓。接搓处继续施工时,应先剔凿清理接搓面,并用水冲洗润湿,浇素水泥浆,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养护:混凝土浇灌完毕后,常温条件下12h内应覆盖并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为宜,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七昼夜。

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值。拆模应有申请和批准手续。

5.1.6.4 季节性施工

混凝土冬期施工应编制冬期施工方案,按规范要求进行热工计算,制定原材料加热、保温及混凝土养护措施。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试块应增加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

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拌合时间应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50%,一般不少于3min。

冬期施工应做好基土保温,不得受冻。

雨期施工应做好排水措施,备好水泵,大雨时及时排除场地积水,并应准备覆盖材料,防止已浇混凝土被雨水冲刷。

5.1.7 独立柱基础施工方案

5.1.7.1 施工方案选择

本工程基础设计包含独立柱基,柱基模板拟采用复合模板,钢管架支撑,混凝土拟采用商品砼。待柱基浇筑拆除模板后,柱基四周边坡拟采用素混凝土填满。

5.1.7.2 工艺流程

5.1.7.3 主要施工方法

清理和混凝土垫层施工: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和挠动土,不留积水,立即进行垫层砼施工,严禁晾晒基土并防止地基土被扰动。垫层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弹线:在垫层混凝土上准确测设出基础中心和基础轴线。依此,划出基础模板边线和基础底层钢筋位置线。一般是按图纸标明的底层钢筋根数和钢筋间距,让靠近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0,并依次弹出钢筋位置线。

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即可开始绑扎钢筋。

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下层钢筋,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下面应根据基础受力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绑扎钢筋可采用顺扣或八字扣,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保证绑扎好的钢筋不位移。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不得漏扣。

摆放钢筋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或塑料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1M左右间距梅花型布置。垫块不能过稀以防露筋。

若为双层钢筋时,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接绑扎上层钢筋。为此先捍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1M左右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并按设计图纸插绑竖向钢筋。上层钢筋的上下顺序及绑扣方法与下层钢筋相同。

钢筋接头:应符合本章设计说明中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

当独立基础之上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时,应将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柱插筋底部弯钩部分必须与底板筋成45度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应在距底板50处绑扎第一个箍筋(下箍筋),距基础顶50处绑扎最后一个箍筋(上箍筋),在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入位后,将柱插筋调整到准确位置,并用井字木架(或用方木框内撑外筋)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不走样,见图。插筋甩出长度不宜过大,其上端应垂直、不倾斜。

相关专业预埋施工:应与钢筋绑扎协调配合进行。

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木复合模板,方木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加固。

阶梯型基础模板:每一阶的模板由4块侧板拼钉而成,其中两块侧板的下部尺寸与相应的台阶侧面尺寸相等,另两块侧板的长度大出150-200,4块侧板用木挡拼成方框。上台阶模板有两块侧板的下部一块拼板加长,以使上台阶模板搁置在下台阶模板上,见图:

砼搅拌应在每次浇筑前1.5h左右开始。

搅拌前,应现场测试砂石的含水率,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成每盘的材料用量。

强制式搅拌机大于90S(不掺外加剂时);大于120S(掺外加剂时)。

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基础上增加30S。

混凝土浇筑开始前复核基础轴线、标高,在模板上标好混凝土的浇筑标高。

混凝土浇筑前,垫层表面如干燥,应浇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基础时,应对称下混凝土,防止柱插筋位移和倾斜。

浇筑中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落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相应措施(如串筒等)。

浇筑阶梯式独立柱基础,在每一层台阶高度内应分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分层厚度一般为振捣棒有效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0。每层应摊铺均匀,振捣密实。每浇完一个台阶应适当停顿,待其下沉。浇筑完成后,铲除台阶外漏部分多余混凝土,并用原浆抹平。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2h,若因故使间歇时间超过2h,则应设施工缝,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观察模板、螺栓、支撑木、预埋件、预留孔洞等有无位移。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及时加固和纠正,再继续进行。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振捣中,应密切注视混凝土表面浮浆状况,合理掌握每一插点的振捣时间,做到即不欠振,也不过振。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一般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50。

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进行表面搓平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浇水的次数视气温干燥程度以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宜,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养护应设专人负责,防止因养护不善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模板拆除:拆除时应保证混凝土棱角不因拆模而引起损坏。

5.1.8 基础底板砼垫层施工方案

5.1.8.1 施工工艺流程

5.1.8.2 主要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至持力层时,进行人工清底,并及时会同业主、监理、地勘、设计、质监单位验槽,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和挠动土,不留积水,立即进行垫层砼施工,严禁晾督员晒基土并防止地基土被扰动。

验槽施工前,如局部遇软弱地基或雨水浸泡引起地基软化应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处理方法:把局部软弱地基或水泡软化地基清除干净,直到底面满足设计要求为止,然后用混凝土回填至原标高。

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按照要求对地基土进行密实度检测。

水泥砂浆砖砌外侧边模及地梁砖模高度至垫层表面。施工方法详砌体工程施工方法。

1:2.5水泥砂浆抹砖模侧边顶边,阴阳角要抹成钝角。

搅拌前,应现场测试砂石的含水率,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成每盘的材料用量。

搅拌混凝土的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外加剂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及外加剂液剂)。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水、水泥、外加剂掺合料计量误差为±2%;砂、石料误差为±3%)。

强制式搅拌机大于90S(不掺外加剂时);大于120S(掺外加剂时)。

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基础上增加30S。

混凝土浇筑开始前复核基础轴线、标高,在模板上标好混凝土的浇筑标高。

混凝土浇筑前,垫层表面如干燥,应浇水湿润,但不得积水。

浇筑中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落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相应措施(如串筒等)。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2h,若因故使间歇时间超过2h,则应设施工缝,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观察模板、螺栓、支撑木、预埋件、预留孔洞等有无位移。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及时加固和纠正,再继续进行。

振捣混凝土:浇筑C15混凝土垫层,必须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要求垫层表面平整、密实、满足强度要求。

垫层施工拟采用坍落度为4~6cm的混凝土。砼采用塔吊吊运浇筑,人工找平收光。为控制好标高和平整度,沿纵轴线方向每跨用钢筋设置标桩(横向间距3000mm),基坑外侧采用50×100木枋设侧桩控制垫层砼浇筑。

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进行表面搓平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浇水的次数视气温干燥程度以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宜,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养护应设专人负责,防止因养护不善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5.1.9 人防地下室柔性防水工程

5.1.9.1 设计概况

5.1.9.2 施工准备

地下防水层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500㎝以下,并保持到防水层施工完毕。

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牢固,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等缺陷,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份应刮平、清扫干净;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基层验收合格。穿墙套管应安装牢固、收头圆滑。

对涂料应进行抽样检查验收。其中同一生产厂甲组分5T为一验收批。乙组分按产品重量配合比相应增加。每一验收批按产品的配比分别取样,甲、乙组分样品总重为2kg。搅拌均匀后的样品分别装入干燥的样品容器中,样品容器内应留有5%的空隙,密封并做好标志。

本工程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氨脂防水涂料须根据所需材料提前考察、选用相关材料厂家,无三证材料不得进场,进场抽检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双组分聚氨脂防水涂料:甲组分(乙氰酸基含量以3.5±0.2%为宜);乙组分(如为羟基含量以0.7±0.1%为宜)。聚氨脂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

操作机具:电动搅拌机、拌料桶、料桶、毛刷、滚动刷、弹簧称、小平铲、喷灯、扫帚等。

安全防护设施:安全帽、防护手套、口罩、脚手架、消防器材。

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变更手续或技术核定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文件。

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复验。

施工人员经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操作。

5.1.9.3 工艺流程

5.1.9.4 主要施工方法

基层清理:涂膜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砂粒、灰浆等杂物清除干净。

配制基层处理剂:将聚氨脂甲料、乙料和稀释剂按产品说明书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制量视施工用量而定,一次配料不宜过多。

涂刷基层处理剂:将配制好的基层处理剂混合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不得露底。涂刷量约为0.3kg/㎡,涂刷后指触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细部附加层处理:在大面积涂刷前,应对管根、阴阳角、变形缝等细部薄弱环节先做“一布二涂”防水附加层。具体做法是:基层处理剂表干后先涂刷一层防水涂料,而后按加强部位尺寸(适当加宽)、形状裁好的无纺布铺贴在加强部位,表干后,再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涂料;24h实干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层施工。

涂膜材料的配制:将聚氨脂甲、乙组分按说明书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注入拌料桶中,用电动搅拌器强力搅拌均匀备用(搅拌时间不少于5min)。配制量视工作量而定,配好的料2h内用完。

涂膜防水层的施工:将已配好的聚氨脂涂膜防水材料用塑料或者橡皮刮板涂刷在已涂好基层处理剂且已干燥的基层表面。涂刷时要求厚薄均匀一致。对平面基层应涂刷三~四遍,每遍的涂布量为0.6~0.8kg对立面基层应涂刷4~5遍,每遍的涂布量为0.5~0.6kg,涂层总厚度1.5㎜。

涂完第一道涂膜后,一般需固化5h以上,至指触基本不粘时再按上述方法涂刷第二、三、四、五道涂层,直至满足防水层厚度要求,其上下相邻涂层的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涂刷防水涂料时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施工缝处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接涂前应将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外防外涂法施工时,应先涂刷立面后涂刷平面。平面与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底板与立墙相连接的阴角,均应铺设聚脂无纺布进行附加增强处理。无纺布埋入底板下约500㎜,伸出立墙约500㎜。具体做法是在涂刷第二遍涂膜后立即铺贴聚脂无纺布使无纺布平坦的粘在涂膜上,在无纺布上再涂刷防水涂料。经过24h的固化后方可涂刷第三遍涂膜。聚氨脂涂膜防水不宜采用外防内涂法。

在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如下措施处理相应问题:

当涂料粘度过大不易涂刷,可加入少量稀释剂稀释,加入量应不大于乙料的10%。

当发生涂料固化太快、影响施工时,可加入少量磷酸或苯磺酰酸等缓凝剂,其中加入量应不大于甲料的0.3%。

当发生涂料固化太慢、影响施工时,可加入少量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促凝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甲料的0.3%。

如发现乙料有沉淀现象时,应搅拌均匀后再进行配制,否则不许使用。

铺0.5厚塑料膜保护层

满粘法:依据卷材铺贴控制基准线,先把防水卷材展开铺设在预定的部位,调整后卷起卷材长向的1、2段,用火焰加热器的喷嘴距卷材面约350,均匀加热至卷材表面热熔胶开始熔化时(胶面发黑并呈光亮),即可边加热边缓慢地向前滚压铺贴卷材,卷材的搭接缝部位以挤溢出热熔胶并随即刮平为好,此段卷材铺贴完成后,卷起卷材的另一段用同样的热熔铺贴方法进行铺贴,相邻的每幅卷材照此铺贴。后浇带、变形缝部位每侧外加300,阴阳角、管根部位采用满铺法铺贴。

空铺法:依据控制基准线,先卷材展开铺设在预定的部位,调整后分别掀起相邻卷材的每个搭接边,用火焰加热器对准卷材搭接面均匀加热烘烤至卷材表面热熔胶开始熔化时(胶面发黑并呈光亮),即可将卷材搭接面全部合贴粘结,卷材的搭接缝部位挤溢出热熔胶并随即刮平。后浇带、变形缝的水平面宜采用空铺法铺贴。

点粘铺贴法:卷材与基层表面粘结点150㎜×150㎜,间距1000㎜,相邻搭接头部位必须全部满粘贴在一起。

试水:工程主体结构完成之后,外墙及室内防水施工之前,周边基坑回填土之前应及时进行结构试水试验。

验收:当最后一遍涂漠完全固化,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平面铺0.5厚塑料膜保护层施工。

施工涂层保护层: 底板及顶板的细石砼保护层厚度为30㎜,高差处、底板四周、侧墙的迎水面的支模采用M5水泥砂浆边砌240厚砖保护墙边填实1:2.5水泥砂浆。

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铺设0.5厚塑料膜保护层后,即可浇筑3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作刚性保护层。施工时必须防止施工机具损坏油毡保护层涂膜防水层。如发现有损坏现象,必须立即用聚胺脂混合料修复后,方可继续浇筑细石混凝土,以免留下渗漏水的隐患。

砌筑M5水泥砂浆边砌240厚砖保护墙边填实1:2.5水泥砂浆

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完成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和养护后,即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回填土施工:侧边在完成砖砌保护层后,即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土施工。

基础梁防水施工:基础梁施工前,应做好砖模阴阳角的抹园,本工程基础梁分两种情况,一种为基础梁底在地基表面以上,基础梁底可以将底板砼垫层作为底模;当基础梁底面在地基以下,则需进行开挖,浇筑C15砼垫层,砌筑砖模、抹灰,最后进行防水施工。

底板外围及砼墙防水做法:

5.1.9.5 施工注意事项

当甲、乙料混合固化过快并影响施工时,可加入少许磷酸或苯磺酰氯做缓凝剂,但加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5%。

当涂膜固化太慢影响下道工序时,可加少量二月硅酸二丁基锡作促凝剂,但加入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3%。

若刮涂第一度涂层5h以上仍有发粘现象时,可在第二度涂层施工前,先涂上一些滑石粉,再上人施工,可避免粘脚。这种做法对防水工程质量并无影响。

如涂料粘结在金属工具上固化,清洗困难时,可在指定的安全点或区域内点火焚烧,将其清除。

如发现乙料有沉淀现象,应搅拌均匀后在使用,不会影响质量。

涂层施工完毕,尚未完全固化时,不允许上人踩踏,否则将损坏防水层,影响防水工程质量。

5.1.10 人防地下室后浇带防水施工

DB13/T 1699-2013标准下载5.1.10.1 底板后浇带施工

预埋膨胀止水条定位凹槽→浇筑底板混凝土→基层处理→安装膨胀止水条并固定→浇筑补偿收缩砼→混凝土养护

预埋膨胀止水条定位凹槽:底板施工时,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界面设计要求的位置或底板板厚1/2处,留置通长凹槽,以便固定膨胀止水条使其不发生位移。凹槽深度以膨胀止水条截面直径的1/2为宜,凹槽以止水条直径的1.2~1.5倍为宜,凹槽留置方法为在后浇带模板上钉木条,凹槽留置应该顺直。对施工缝处理时,检查并修整凹槽。

浇筑砼底板:按照上述砼浇筑方案进行。

钢筋清理并调正: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的混凝土灰浆清洗干净。同时检查钢筋有无弯曲变形等并进行调正。

施工缝剔凿: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可选用平茬或高低茬,留茬处都必须用錾子将混凝土软弱层剔掉,并保证其接槎形式不变。施工缝必须剔凿到密实混凝土,剔凿下的混凝土渣子用空压机、吸尘器或人工清理干净,并将施工缝清洗干净。

粘结安装:利用止水条自身的粘结性,并用其配套胶粘剂,将止水条沿后浇带伸展方向粘在后浇带界面处。接头搭接长度30~50㎜,用金属丝绑扎牢固,并在搭接中部钉上水泥钉。

水泥钉钉装:将止水条沿后浇带伸展方向粘贴DB43/T 1637-2019标准下载,利用止水条自身的粘结性,并用水泥钉或高强度钢钉固定。钉子间距宜为0.5~1M。搭接方法同上。

安装止水条时,应安装在定位凹槽内并通过隔离纸压实,保证止水条与混凝土接触严密。膨胀止水条安装完后,应办理隐可偿还手续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