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岔镇社区工程附着式悬挑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四川省三岔镇社区工程附着式悬挑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四川省三岔镇社区工程附着式悬挑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1.1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

建筑面积约16.36万㎡(其中1号地块约6.62万平米,2号地块约7.82万平米,社区综合体地块约1.92万平米),本项目为“2号地块”子项。2号地块包含5栋高层住宅、2栋多层商业及2层地下室车库(局部1层)。除4号住宅楼外,每栋住宅楼均包含两个结构单元,单元之间设置抗震缝,将之分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1号、2号3号和4号住宅楼为17层,标准层层高3米,结构高度51.0米,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采用剪力墙结构;5号楼住宅为15层,首层层高6米,标准层层高3米,结构高度48.0米,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采用剪力墙结构。6号和7号商业楼均为1层,层高6米,结构高度6米,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8号楼为商业2层,首层层高6.0米,二层层高4.2米,结构高度10.2米,为多层建筑,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地下室为1层(局部2层),除主楼外区域负一层主要层高3.9米,负二层主要层高为3.9米,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

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本工程从6层以上悬挑式脚手架采用新式附着式悬挑脚手架,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本方案需经过专家论证,以确保具备安全合理性,并且严格按照川建行规〔2018〕3号文件《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及建办质【2018】31号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编制。

GB/T 34525-2017标准下载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及悬挑架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附件图纸。

1.3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

1、悬挑架搭设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搭设施工的实施计划及材料准备清单,并在取得设计及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2、本工程为附着式悬挑架,在四川省范围内属于新工艺,施工前,必须经过专家论证,方案经各方单位及专家审批完成后,现场施工必须按照方案执行。

3、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四川省相关政策法规详细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4、施工过程中,每项分部分项工序必须做好检查,各项工序必须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并进行下道工序。

1.3.2技术保证条件

1、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备的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对安全技术交底、隐蔽资料、技术复核、质量验收等相关资料做到动态更新,及时归档。

2、建立完善的变形监测体系,确保工字钢及钢管因受力过大出现变形得以监控,及时预警,风险防范。

3、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做好设计图纸会审工作,对施工图纸中不明确,错误或因施工要求需要做出设计变更的地方,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以尽快征得相应的答复和进行施工。

4、编制施工作业技术指导书,并在施工管理中认真贯彻执行各项专业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5、工程上所使用的测量仪器、检测设备、试验器材的技术指标必须满足相关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校。

脚手架全部钢管规格均为Φ48×3.0。

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管材料尺寸允许偏差表

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上表4.1第3项的规定。用于本工程的旧钢管应在进入工地时进行检查,在使用过程中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表4.1第4项的规定;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mm的高频焊接钢管。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为了方便操作用于架子的单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本工程脚手板采用竹跳板,竹跳板应具有合格报告。

安全网分平网和立网两种,平网采用锦纶材料制成,立网采用密目安全网(绿色),安全网出厂前,必须有国家指定的监督检测部门批量验证和检验员检验合格证。安全网在贮运中,必须通风、遮光、隔热,同时要避免化学物品的侵蚀,搬运时人物禁止使用钩子,已使用过的安全网必须经过检查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安全网严禁使用。严格执行防护用品进场验收制度。

5、具体材料及设备需求计划表详见下表: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新型悬挑脚手架安全性的要求,本悬挑架工字钢拟采用焊接+花篮螺杆组合形式,悬挑工字钢采用16#工字钢,悬挑长度主要尺寸为1300mm(内立杆与建筑外墙距离0.3m+脚手架横距0.8m+外立杆至工字钢端部余留0.2m);转角处等局部位置悬挑工字钢较长,在外侧工字钢端部上侧设置连贯的14#槽钢作为次梁。

4.1.2脚手架的基本搭设技术参数

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形式,立杆纵距主要为1.5m局部部位有增大或减小,最大不超过1.8m,立杆横距0.8m,脚手架步距1.8m,上、下两根大横杆之间间距600mm设两道护身栏杆,内立杆距离外墙300mm(局部因飘窗、线条等略有调整)。平面转角位置为保证脚手架的体型和构造要求,采用主次梁结合的方式,槽钢次梁放置在悬挑主梁之上,次梁与主梁焊接,在次梁上设置脚手架立杆。所有悬挑工字钢主梁均设斜拉杆。当悬挑长度<1.8m时采用单斜拉杆,当悬挑长度≥1.8m时采用双斜拉杆。

整体脚手架沿建筑高度在分段悬挑位置断开,每段间必须相互独立,以确保段体荷载传递的合理。

脚手架架体采用Φ48×3钢管,各层满铺竹跳板,挂密目安全网。作业层上设踢脚板。

4.1.3悬挑细部节点

本章节只叙述节点做法,节点图和示意图详见附图。

本工程悬挑脚手架最基本的悬挑长度1300mm(内立杆与建筑外墙距离0.3m+脚手架横距0.8m+外立杆至工字钢端部余留0.2m)。

本工程悬挑脚手架最基本的悬挑长度2000mm(内立杆与建筑外墙距离0.3m+脚手架横距0.8m+外立杆至工字钢端部余留0.2m)。

4.1.4构造要求及措施

悬挑脚手架的架体大部分采用双排单立杆形式。立杆与纵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交处)距离不大于60cm。立杆与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位置距离主节点不超过1/3步距。

悬挑脚手架立杆底部立于悬挑工字钢上,工字钢上表面立杆位置焊接HRB400直径Φ20mm的钢筋,长度100mm,脚手架搭设时,立杆套住钢筋。

纵向水平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的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其单根长度大于三跨,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四周交圈。脚手架立杆横距0.8m宽度范围内共设置4根纵向水平杆,两侧的纵向水平杆直接用扣件连接到立杆,中间的纵向水平杆均匀布置。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接头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与立杆距离不大于50cm。

每根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交连接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纵距相同,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需要,在两纵向水平杆之间等距离设置2根横杆(小横杆间距不超过50cm,间距超过50cm,需加设小横杆)。小横杆伸出外排纵向水平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cm,伸出内排纵向水平杆10cm,距结构外边缘30cm。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立杆底座存在高差处,将高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本脚手架斜撑采用纵向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剪刀撑沿架体全高、全长连续布置,每5步5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º~60º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沿架高连续布置,相交的两根剪刀撑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并在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以内。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结,搭结长度不小于1m,并用至少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距杆端净距离不小于10cm。脚手架转角处或局部脚手架与其他部位脚手架错层处在脚手架里外排立杆之间上下连续布置横向斜撑,在同节内,由底层至顶层呈“Z”字型,斜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一字型、开口型双排架端口必须设置横向斜撑,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到顶呈“之”字型布置,斜撑交叉和内外大横杆相连到顶。以施工电梯处为例。

采用竹跳板脚手板,长1.4m,宽0.9m,每个作业层上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竹跳板设置在4根横向水平杆上,四角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牢固,防止颠覆。钢笆脚手板铺设时,应平铺、满铺、铺稳,按主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接缝处对接平铺,靠墙一侧脚手板离墙距离不大于15c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钢笆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钢笆脚手板应经常检查并进行修复。

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布设间距为“两步两跨”且每层设置,且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500mm。连墙杆用Φ48×3.0的钢管,它与脚手架、建筑物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拉结件采用醒目的红色加以区分避免施工过程被误拆。连墙杆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横竖向顺序排列、均匀菱形布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并尽量靠近主节点,若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布置有困难,可在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下斜连接。(卸料平台及施工电梯位置两侧脚手架连墙件按每层进行设置)连墙杆伸出扣件的距离应大于100mm。大样图如下:

悬挑型钢梁采用16#工字钢,距离悬挑最外端10cm及100cm处各预焊10cm高Φ20短钢筋用以固定脚手架的内外两排立杆,脚手架转角部位设置了纵向型钢连接次梁,次梁采用14#槽钢,则短钢筋焊接于次梁上,悬挑主梁与次梁焊接固定。角部联系梁采用14#槽钢。

花篮螺杆采用Φ20直径的螺杆,花篮螺杆上拉杆与结构用M22穿墙螺栓连接,下拉杆与槽钢用M22螺栓于工字钢。上拉杆与结构连接处预埋M22螺栓,用M22穿墙螺栓从预埋套管里穿过并用双螺帽拧紧,下拉杆与通过工字钢上焊接的钢板与工字钢连接。花篮螺杆为可调螺杆,在连接完成时,紧固预加斜向拉力。在螺杆中间为定制的花篮螺杆。

脚手架外立面满挂全封闭式密目安全网,密目安全网规格1.8m×6.0m,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绑扎在纵向水平杆外立杆内侧,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及1.2m处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置180mm高的挡脚板。悬挑脚手架悬挑梁所在层脚手架底部采用旧层板全部封闭。脚手架首层外侧设置通长平网防护层。高度0.6m和1.2m处加设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置200mm高的挡脚板。

悬挑脚手架悬挑梁所在层脚手架底部外侧及脚手架垂直方向转角处通长设置300高黄黑胶合板,以达到安全、警示的效果,构造详见附图。

外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型钢悬挑层各设置一道3m宽水平防护网。架体与结构间500mm空隙用模板密封,并设置水平防护兜网。

准备工作:按施工方案向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按本方案中关于所用材料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悬挑工字M22螺栓、钢板埋设→工字钢定位安装→设置临时拉结→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纵向水平杆→连墙杆→铺脚手板→搭设防护栏杆→扎安全网→焊斜撑槽钢→在浇筑下一层混凝土前预埋花篮螺杆M22螺栓→花篮螺杆拉结→拆除临时拉结

在悬挑层下一层预埋M22螺栓,M22螺栓低于结构面200mm,在结构梁制作前,在模板内放置同螺栓大小的镀锌管并在管内用粗砂灌满防止混凝土振动时把镀锌管破坏。根据设计图纸,加工预埋钢板并将钢板埋设于相应位置。

2、悬挑钢梁的加工、安装:

将工字钢在厂家进行加工处理,根据设计图,将工字钢端部的钢板及挂耳焊接牢固,在钢板及挂耳上冲洗出相应大小的孔洞。根据设计图纸将工字钢用M22螺栓固定于结构墙要保证工字钢的平整和稳定,再根据设计方案将斜撑及时焊接,不同部位的悬挑应根据不同方式进行安装,在安装完成后,在两头型钢固定好后拉通线,确定立杆位置并焊接定位钢筋。

3、脚手架的架体搭设:

脚手架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超过相邻墙件以上二步。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按规范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横向水平杆两端超出纵向水平杆长度应不小于0.1m,转角位置纵横杆件端部伸出长度均不应小于0.1m。立杆搭设符合下列规定:严禁将不同外径的钢管混合使用;立杆接头部位应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同时再以一根钢管与上下对接的立杆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m。扣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拧紧程度:装螺栓时应注意将根部放正和保证适当的拧紧程度,这对于脚手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影响很大。螺栓拧得不紧固然不好,但拧得过紧会使扣件和螺栓断裂,所以螺栓的拧紧必须适度。要求扭力矩控制在40~60N.M,最大不得超过60N.M。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向上,以防雨水进入锈蚀扣件;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00mm。

4、作业层、斜道的栏杆、挡脚板的搭设:

栏杆和挡脚板均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中栏杆高度分别为1.2m、0.6m;挡脚板高度为180mm。

脚手板采用竹跳板铺设,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脚手板探头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撑杆件上;在拐角、斜道平台处的脚手板,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每层满铺一层脚手板。

安全网绳由锦纶、维纶、涤纶、尼龙等材料制成,氯纶、丙纶只能用于立网,不得用于平网。平网的宽度不小于4m,立网的高度1.8m,每张网的重量不超过15kg。菱形网目其对角线与对应网边平行,方形网的对角线或边应与对应的网边平行,网目边长不得大于100mm。平网的拉结点利用挑架预埋钢筋和预埋连墙杆连接。安全网的使用规则和塔设方法:安装平网应外高里低,以15度为宜,网不宜绑紧;平网设置在每挑最上面两步,防止上层悬挑层杂物掉落;要保证安全网受力均匀,必须经常清理网上落物,网内不得有积物;安全网安装后,必须经专人检查验收合格签字后才能使用;安全网的贮运中,必须通风、遮光、隔热,同时要避免化学品的侵袭。

5.2.1材质及其安全技术措施

(1)扣件的紧固程度40~65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扣件上螺栓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雨水进入,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4)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

(5)外脚手架严禁使用竹、木脚手或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塑料等混用。

(6)严禁使用非48mm外径的钢管。

5.2.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1)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改区域,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时作业。当解开与他人有关的结扣时,必须告知对方,并得到对方允许,防止坠落伤人。

(2)脚手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撑,确保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架在每天收工前进行检查,确保架子稳定。

(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进行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4)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每两步验收一次,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并验收合格后挂合格牌。

(5)悬挑脚手架悬挑工字钢与楼面锚固必须固定牢固,悬挑梁用6×19×11钢丝绳通过工字钢梁上定位钢筋头与结构梁上预埋钢筋连接,严禁私自拆改。

5.2.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1)结构外脚手架每搭设完毕一层,由项目部安全员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个人、班组长,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2)严格控制施工荷载,竹跳板脚手板上不得集中堆放材料等,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确保安全储备。

(3)结构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悬挑架同时作业层数不超过一层。

(4)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6m以上且其上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5)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栅栏,防止坠落物体伤人。

(6)禁止攀爬脚手架。

(7)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整改加固,脚手架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5.2.4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1)脚手架拆除前,全面检查待拆的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定作业计划,并报批、进行技术交底后方可作业。

(2)架体拆除以前,必须查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连墙杆及被拆除架体各吊点、附件、电气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提前拆除。

(3)拆除脚手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并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并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4)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并得到对方同意,以防坠落。

(5)拆除脚手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方可离开。

(6)拆除过程中,每天收工前,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不留下隐患。

(7)拆除脚手架过程中,不得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8)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扣件或将连接的两杆送到地面。

(9)所有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杂物从高出坠落伤人。

(10)拆下的零配件装入容器内,用吊篮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固,双点起吊,严禁从高空直接抛掷。

5.2.5临边动火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高处作业及洞口临边防护

1、施工前,应逐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2、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3、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4、施工中对高处作业中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5、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生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严禁抛掷;

6、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停止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及时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7、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

8、防护棚搭设与拆除进,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9、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与挠度计算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但钢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的要求。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防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时,都要按规定搭设临边防护栏杆。

2、临边防护栏杆搭设要求

(1)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O~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2)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3)防护栏扦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的档脚板。

(4)当临边外侧临街道时,除设置防护栏扦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密目网作全封闭处理

(5)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Φ48×3的管材,以扣件固定。

3、搭设临时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

(2)栏杆柱的固定: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cm 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

4、防护栏杆必须由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 的挡脚板或40cm 的挡脚板,挡脚板或挡脚笆上如有孔眼不应大于25mm,板与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

5、临近路边的外脚手架外侧还应每三层设置不小于2m 宽的安全挡板进行封闭。

6、防护栏杆的拆除:临边防护栏杆的拆除应在在防护区域的作业停止后,方可拆除。拆除前必须经质安员同意并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拆除时必须有质安员在场进行监督指挥。拆除下来的材料不能乱抛乱扔,必须堆放整齐。

C、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1、焊、割作业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并满足以下要求:

(1)焊工不了解焊、割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时,不得动火;

(2)未确认焊件内部已无可燃、易爆物前,不得动火;

(3)装过可燃物料未经彻底清洗和排除危险之前,不得动火;

(4)用可燃材料作保温、隔热、隔音的部位,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得动火;

(5)焊割部位附近有可燃、爆炸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得动火;

(6)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得动火;

(7)立体交叉作业没有防火安全隔离措施时,不得动火;

(8)与外部相连的管道与设备,在未查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措施之前,不得动火。

2、施工完毕,应仔细检查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切断电源方可离开。

3、下列情况虽没有要求办理动火作业票,但在施工前要设专人监护:

(1)采用可燃材料制作的包装箱上方或水平距离 10m范围内进行明火或产生火花的作业时;

(2)在用木材、塑料等可燃材料作成的屋面,棚顶、天花板及篷布上方或放置、铺设可燃材料的室内,进行明火或产生火花的作业时;

4、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火警时,应视其具体情况立即组织抢救或报告公安消防部门。

(1)临时木工间、施工动火区域及框架钢结构每层次应配置消防器材。

(3)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培训。

5.2.6 防止坍塌技术措施

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使用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不得在悬挑架上附装悬挑平台、拉缆风绳及搭卸料槽等。

4、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 雨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5、定期做好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 , 随时清除脚手架上的其它材料,派专人巡查维护顶拉卸荷点及拉结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构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

5.3.1监控人员职责表

1、专项施工方案:在悬挑脚手架工程施工之前,项目部是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有施工图和设计计算书,且符合安全技术条件),是否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2、材质:采用的原、辅材料材质及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必须按规定进行进场验收和检验。不得使用:

(1)焊接件严重变形且无法修复或严重锈蚀的;螺栓连接件变形、磨损、锈蚀严重或螺栓损坏的;悬挑支承件变形、磨损严重的;

(2)悬挑架所采用的螺栓连接件,不得使用板牙套丝或螺纹锥攻丝;悬挑支承件变形、磨损严重的;

(3)安装、拆卸作业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应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悬挑架的支承结构应为型钢制作的悬挑梁或悬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钢管;其节点应螺栓联结或焊接,不得采用扣件连接。悬挑梁与建筑结构连接应采用水平支承于建筑梁板结构上的形式,固端长度应不小于1.5倍的外挑长度。

(4)悬挑架架体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牢靠连接,连墙件应设置在与悬挑梁相对应的建筑物结构上。脚手架每两步三跨或脚手架架体立面投影面积每27m2以内应设置一道刚性连墙件。严禁采用钢筋铁丝等柔性连墙件。

(6)构架底部与悬挑结构应连接牢靠,不得滑动或窜动。构架底部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应贴近悬挑梁(架),纵向扫地杆距悬挑梁(架)不得大于20cm;首步架纵向水平杆步距不得大于1.5m。

(7)悬挑架搭设、拆卸作业时,应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8)悬挑架防护:沿架体外围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顺环扣逐个与架体绑扎牢固。安装时,密目网上的每个环扣都必须穿入符合规定的纤维绳,允许使用强力及其他性能不低于标准规定的其他绳索(如钢丝绳或金属线)代替;架体底层的脚手板必须铺设牢靠、严实,且应用平网及密目式安全网双层兜底;在每一个作业层架体外立杆内侧应设置上下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挡脚笆),上道栏杆高度为1.2m,下道栏杆高度为0.6m,挡脚板高度为0.18m(挡脚笆高度不小于0.5m)。塔吊处或开口的位置应密封严实。

(9)悬挑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

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

物料平台与架体相连接;

任意拆除架体结构件或连墙件;

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5.3.3监控记录与数据汇报制度

(1)无事故:当无事故发生时,因保持两小时一次的汇报周期,由现场安全员向监控负责人进行施工情况汇报,监控负责人应每隔四小时向项目经理汇报一次。

项目部在第一时间内汇报,报告法人代表、分管副总经理、公司安全部及工程部,报告内容为事故时间、事故大致事况、目前伤亡人数、应急处理方法。

当发生的事故需有关政府部门进行帮助处理时,项目部可直接向外报警,若发生的事故公司有能力在当时得到处理和阻止事态进一步发展时应由公司向有关上级部门上报。

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与分工

6.1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及分工

项目经理部按照我公司颁布的《工程项目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CI工作手册》、《项目技术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方针目标管理手册》执行。

项目经理部总承包组织机构图。根据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现场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责任分工如下:

项目经理:作为我公司驻现场全权代表,管理工地一切技术、经济、质量、安全、行政事务;

生产经理:负责生产调度、进度控制、材料供应、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事务;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管理、质量控制、资料整理等事务;

安全员:主要负责工程施工各环节安全施工工作;

质检员:主要负责工程质量“三检”工作;

资料员:主要负责工程施工资料整理;

材料员:主要负责材料计划供应、材质检验等工作;

本工程将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部位来划分作业班组,使专业班组从事性质相同的工作,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同时将根据工程各阶段工作内容及工程量来合理配置劳动力,并根据施工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调配相应专业劳动力,以达到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的目的。

劳动力计划具体详见下表:

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项目质量验收管理体系,质量验收人员以项目部技术总工、质量总监为负责人,技术部、质量部、工程部全体为主要验收人员,推行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8001:2000),强化质量职能。验收标准如下:

7.3.1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1.脚手架完成之后,必须由项目技术总工、安全总监、质检员、搭设班组等按照分段、分层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2.脚手架及其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悬挑钢梁系统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达到设计高度后;遇有五级大风与大雨后;停用超过一个月。

3.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时根据下列技术文件:

根据本规范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组织文件;脚手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技术交底文件。

4.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扣件是否紧固可靠;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连墙件的数量、位置和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5.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符合下表的要求:

7.1.2安全网的检查与验收

安全网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旧网必须有允许使用的证明或合格的检验记录。

安装时,在每个系结点上,边绳应与支撑物靠紧,并用一根独立的系绳连接,系结点沿网边均匀分布,其距离不大于75cm。系结点符合打结方便、连接牢固且容易解开,受力后又不会散脱的原则,有筋绳的网在安装时,必须把筋绳连接在支撑架上。

7.1.3焊缝的检查与验收

采用单拉杆的工字钢焊缝厚度不得小于4mm,焊缝长度不得小于45mm

采用双拉杆的工字钢焊缝厚度不得小于4mm,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0mm

为提高项目建筑施工现场发生应急事故的应急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8.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 员:杨博文、刘勇、冷敬、张维全、张奎、刘潇等项目管理人员。

(2)项目经理部各班组建立各班组应急救援小组,并抽调人员参加项目应急救援小组的应急救援演习。

(3)应急工作小组成员职责

1)掌握和了解项目部应急预防、处理工作的运行总体状况;

2)听取关于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

3)抽查预案执行情况;

1)组长不在现场时负责组长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2)掌握和了解项目应急预防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

3)在发生意外事故或紧应急情况时,负责总体指挥和综合协调;

4)听取关于项目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

5)负责项目应急预案的编制或深化工作;

6)负责组织将应急预案反复向全体员工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

7)负责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应急小组按应急预案实施工作;

8)负责按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

9)督促并检查应急人员的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情况;

10)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

11)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及预案总结评价工作。

1)负责应急预防方案的督促执行工作,负责督促各项目应急预案的编制并督促按方案实施,负责信息收集并组织评审,调整编制应急预案;

2)负责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包括交底落实、资源储备落实、应急人员落实;

3)在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负责项目与经理部各部门以及各有关方面的协调,协助项目应急指挥员处理应急问题;

4)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并主持应急预案总结评价会议,撰写评价记录及评价合理化建议。

8.4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火情后,项目经理组织各部门人员用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如果是由于电路失火,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使用水或液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心事故发生。

2、及时报警,组织扑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消灭飞火疏散物资减少损失控制火势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积极抢救被困人员,配合消防人员扑灭大火。

3、火灾事故后,保护现场,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为防止事故扩大,必须以最快的方式逐级上报,如实汇报,不得隐瞒。

8.5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①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②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③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④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⑤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⑥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②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③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④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⑤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8.6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8.7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生事故后,抢救重点是集现场的人力、物力、设备尽快把压在人上面的土方、构件搬离,受伤者抬出来并立即抢救。 1、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骶骨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脊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斗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8、如有脚手架倾覆事故发生,按小组预先分工,各负其责,但是架子工长应组织所有架子工,立即拆除相关脚手架,清理有关材料,保证现场道路畅通,方便救护车辆出入,以最快的速度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降到最低。

8.8机械伤害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常规1300mm)

q'=gk=0.205=0.205kN/m

第1排:F'1=F1'/nz=8/1=8kN

第2排:F'2=F2'/nz=8/1=8kN

q=1.2×gk=1.2×0.205=0.246kN/m

第1排:F1=F1/nz=10.9/1=10.9kN

第2排:F2=F2/nz=10.9/1=10.9kN

弯矩图(kN·m)

σmax=Mmax/W=1.985×106/141000=14.079N/mm2≤[f]=215N/mm2

剪力图(kN)

τmax=12.97N/mm2≤[τ]=125N/mm2

变形图(mm)

νmax=0.038mm≤[ν]=2×lx/360=2×1300/360=7.222mm

4、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R1=6.655kN,R2=15.47kN

1、上拉杆强度验算

上拉杆件角度计算:

α1=arctanL1/L2=arctan(3000/1000)=71.565°

JJF(冀) 138-2017标准下载 上拉杆件支座力:

设计值:RS1=nzR2=1×15.47=15.47kN

主梁轴向力设计值:

DBJ46-027-2013标准下载 NSZ1=RS1/tanα1=15.47/tan71.565°=5.157kN

上拉杆件轴向力:

设计值:NS1=RS1/sinα1=15.47/sin71.565°=16.307kN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