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料冷却与输送结构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2020)

熟料冷却与输送结构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2020)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020.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熟料冷却与输送结构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2020)

卡尔希海螺工程项目经理部

工程设计文件(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变更等);

DB12/T 888.3-2019标准下载与本项目相关引用的法律法规。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

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

《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

《安徽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建安{2018}162号;

所在地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与安全管理相关引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引用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对应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相关内容及要求;

对应的公司企业施工技术标准、工法以及施工经验;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

对应的公司ERP信息输入要求;

现行《十七冶工程(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十七冶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七冶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1.1项目名称:卡尔希海螺3200t/d熟料+120万t/a水泥生产线地基处理和上部结构建筑工程。子项名称:熟料冷却(烧成窑头)(含电力室)。

1.2地理位置: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基塔布区;

1.3工程简介:本工程分2个标段,其中01标段项目为熟料生产线,结构形式主要为矿山破碎、堆场、设备基础、筒仓、多层框架及砖混结构等,02标段工程为水泥粉磨站工程、生产附属设施、厂前区等,结构形式主要为设备基础、水泥筒仓、多层框架及砖混结构等;

2.1高大模板工程基本情况

5.00,8.00平面图

2.3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范围:

高大模板搭设区域平面图

2.4高支模区域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集中线荷载15kN/m以上需要编制专项方案。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需要专家论证。)本模板工程属高大模板工程,需编制安全专项方案,组织专家论证,根据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后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同意签字盖章后实施,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论证后的方案进行搭设,现场所用顶托、钢管、扣件等材料做好检查验收及抽样送检,保证材料合格。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监控。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合格标准,并符合工程所在国家相关标准。。

3.2 危险源控制目标

高处坠落事故零;物体打击事故零;机械伤害事故零;起重伤害事故零;坍塌零事故;触电零事故;火灾事故零;重大设备事故零。

污染、噪声、粉尘、固体废弃物符合排放标准,无标准投诉与举报。

4.1重难点1:本工程模板支架高度最高处达到12.8m,跨度35×25mm,高空作业时间长,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应对措施:由于架体较高,稳定性控制是重点,水平杆步距、剪刀撑和抱柱节点的控制尤为重要,必须严格按方案设置。

4.2重难点2:支模搭架材料的进场质量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安全。

应对措施:严格要求支撑架构件物资的验收,确保模板和搭架材料的质量。

为了保证总工期的要求,现场采用高大模板支撑,模板支撑架的搭设由现场施工进度来决定,同时也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3.1主要材料的选择和计划见材料选择与进场计划表。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本工程使用48*3.0钢管,为提高安全系数,计算按48*2.7计算。

新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3)钢管表面要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4)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6)扣件的验收要符合下列规定,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新、旧扣件均要进行防锈处理;

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防止发生破坏。

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严禁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本工程使用的木方为40*80;

1)主要承重构件要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

4)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要大于15%;

②板材和规格材,不要大于20%;

③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要大于18%;

④连接件,不要大于15%。

3.2.3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

(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要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要大于5%;

(3)胶合模板要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要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4)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要保证外观尺寸合格。

本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重点叙述梁板柱模板安装方案,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参见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在此就不具体叙述。

高大模板系统的基础处理

注:竖向剪刀撑沿梁长度方向连续设置,分别在立杆顶部及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板厚120mm层高12.7m,(2)板厚200mm层高12.7m,(3)板厚200mm层高8.8m

(4)600×1800梁支撑(层高12700)、(5)600×1300梁支撑(层高12700)、(6)600×1000梁支撑(层高12700)

(7)400×1100梁支撑(层高12700):适用于400×1100、400×1000、400×900、350×1000、350×900、350×800、350×750、350×700

(8)350×600梁支撑(层高12700):适用于350×600、300×650、300×650、300×600、300×500、250×400

3.2.1弹线定位布置垫板

根据平面布置图在楼板上弹线将支架搭设的位置的楼板上弹线出来,在板支架区域布置15mm厚100*100胶合板作为垫板。

高大模板区域采用满堂式支撑架,楼板立杆按照支架平面布置图布置,楼板立杆间距800×800,并根据梁的模数调整,但间距≯800,具体位置见支架平面布置图;梁立杆间距见详图,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体总高度的1/500,且最大偏差应不大于±50mm。

板支架顶部采用双扣件,梁支架顶部支撑采用可调顶托,顶托距离最上面一道水平拉杆不超过300mm。顶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大于200mm,螺杆外径Ф36与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保证上下同心。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如有间隙,必须楔紧。

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扫地杆应采用对接,相邻两扫地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跨内,且对接接头沿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立杆间距的1/3。

水平拉杆:为保证支架的整体安全稳定,梁板的水平加固杆步距按1.5m考虑,纵横双向拉通设置。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与四周建筑物采用连墙件拉结。

柱子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6m,按6m高度计算,柱子模板加固图如下:

施工现场采用自拌混凝土,由现场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用混凝土地泵输送至浇注现场,泵管沿道路铺设,底下垫实,当需悬空时应搭设固定支架。

砼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的水,以润湿砼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砼接触的部位。经泵送水检查,确认砼泵和输送管中没有异物后泵送适量1:2水泥砂浆。润滑用的水泥砂浆应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开始泵送时,砼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能返泵的状态。泵送的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砼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砼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砼泵送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砼撒落在未浇筑的地方。浇捣作业安排在白天且天气晴朗时进行,各专业负责人及施工员、安全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督促,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同时应加强对支撑系统的变形监测。

本工程采用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的方式,即先对柱、墙等竖向结构进行浇注,柱混凝土完成后在进行梁、板钢筋的绑扎,最后进行梁板的浇注,不允许竖向与水平结构同时浇筑混凝土。柱混凝土分层浇筑,先中柱再边柱每层不超过2m对称浇筑。

高1600的梁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400,并按顺序振捣,以防漏振;出口采取平放,放料缓慢,板砼浇筑两端对称均匀浇筑,堆料高度每层不能超过300厚并及时振捣。

①钢筋的隐蔽检查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固定情况无误。

②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④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负责人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⑤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⑥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仔细检查井字架加固情况。检查机具、设备是否完好、充足,并进行试运转。备足设备易损部件,发生故障随时检修。在浇筑砼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浇筑砼用材料准备充足,以免停工待料

3.3.2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要求:

(1)砼浇筑先浇筑主梁,梁浇筑时: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每400一层,严格控制厚度误差不超过100,并均匀浇筑,及时按顺序振捣,以防落震;

浇筑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砼浇筑速度应控制在25m3/h。

(2)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对支撑系统的变形监测。

(3)使用30或50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棒应为52.5cm,取50cm;30棒应为40.5cm,取40c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4)泵送砼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管口附近。

(5)在砼浇捣过程中派专人监护,按监测监控方案对支撑系统进行监测监控。

(1) 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拆除模板的时间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2)拆除模板必须搭设临时操作架、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专人看护。

(3)拆除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4) 拆模程序一般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5)拆除必须在预应力筋张拉封锚完成后进行。

4.模板支架质量标准及验收

4.1 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材料、质量。应该符合规定和设计要求。

4.2 模板及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与变形,模板的内侧面要求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4.3 模板安装后应仔细检查各部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修整加固。安全网、防雷接地和各种防护措施必须符合要求。

4.4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洞口均不得遗漏,必须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4.5 现浇整体式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4.5.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4.5.2高大模板支撑架检查验收项目:

4.5.3支撑架体搭设允许偏差:

4.6.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4.6.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1)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2)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高大模板工程专项验收记录表

第五章 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1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1)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离地10m位置设置水平防护一层。梁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脚手板和防护栏杆,保证作业安全。临边洞口设置防护栏杆。

(3)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等架体相连接。

(4)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5)结构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

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施工面,梁钢筋绑扎设置稳固的作业面。

所有≥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

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

(10)遇有雷雨天气,脚手架上人员必须立即离去。

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总监批准后方可实施;

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拆立杆时,要先抱柱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间扣件,然后托柱中间,再解端头扣件。

连墙件必须随支撑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12)模板拆除前必须有同条件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2.3汽车吊使用安全保证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与起重工、指挥人员密切配合。开机者必须得到指挥信号后,鸣铃示意,须严格遵照指挥信号(哨声、旗号或手势)操作机械。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会引起事故时,有权拒绝执行,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事故,对其他人员发出的危险信号,开机者也应注意和听从,以免发生事故。

(2)施工中,如遇大雨、大雪、大雾和六级以上的大风影响安全时,应停止起重工作,并将臂杆降低到安全位置。

(3)严禁各种起重机吊运人员或手抓吊钩升降,以防机械系统失灵而发生事故。

(4)起吊构件时应绑扎平稳和牢固并在构件的棱角处加垫橡皮等衬物,以保护构件和工索具等。

(5)吊落构件到位时,应填实稳妥,防止歪斜倾倒。

(6)雨雪天气工作时,为防止制动器受潮失效,应先经试吊,证明制动器可靠后,方可操作。

(7)在运行中,如遇紧急险情时,应立即拉离紧急开关停车。在降落重物过程中,制动器突然失灵时,可将重物稍微上升,随即降落,再稍微上升,再降落,这样多次反复,就能使重物安全落地。

(8)起吊时,吊钩中心应垂直通过构件重心,构件离地面20~50厘米时须停车检查:1、起重机的稳定性。2、制动器的可靠性。3、构件的平稳性。4、绑扎的牢固性。

(9)起吊构件必须拉好溜绳(留缆),起落与左右旋转速度应均匀,动作要平稳,不准紧急制动。回转时未停稳前不得做反向动作,回转前应鸣号,并检查回转范围内有否障碍物

(10)开机者应注视吊钩情况,上升要防止上升到顶点,避免由于限位器失灵造成事故。在停工、休息或临时停电时,应将重物卸下,不得悬在空中。

(11)必须经常检查钢丝绳接头和钢丝绳与卡子结合处的牢固情况,在运行中禁止用手触摸钢丝绳和滑轮,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不准有接头,以防事故。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将至放完时,应在卷筒上保留三圈以上,以防末端松脱。钢丝绳磨损或腐蚀,交叉绞丝不超过10%,顺向绞丝不超过5%,应更换。

(12)工作时,必须防止碰触架空电线。臂杆、钢丝绳及构件应与架空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13)起重机司机必须认真做到“十不吊”:1、超过额定负荷不吊;2、构件重量不明不吊;3、捆绑不牢固、不平稳不吊;4、埋在土中的物件不吊;5、不斜吊,不拖拉起吊;6、指挥信号不明或多人指挥不吊;7、六级以上风力和雷暴雨时不吊;8、没有足够照明或光线差不吊;9、在斜坡上或坑沿、堤岸边不吊;10、构件上站人或有活动物件不吊。

2.4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对各类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

电器工作人员必须穿佩戴防护用品,持证上岗;

施工期间必须用机电人员值班处理用电事故,非专职人员严禁触动机电设备;

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雷、防电、防漏等工作;

脚手架拆除时,应避免附近电缆线,严禁向下抛扔,更严禁碰撞附近电源线,防止发生触电。

(2)架体共设置4根避雷针,避雷针采用φ16镀锌钢筋制作,长度为1m,设置在架体四角立杆上,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络。引下线采用φ12圆钢,将立杆与整幢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即框架柱主筋)连成一体,接触处采用可靠焊接,焊完后再测定电阻,要求冲击电阻不大于4Ω。

接地线与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的设置位置不得选用人员经常出入的地方,以避免跨步电的危险,防止接地线遭机械伤害。两者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长度要大于2倍的扁钢长度。

本工程搭设期间处于雨季施工阶段,因此应做好相应的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前应由项目部安全员组织,项目技术部门、工程部门及施工队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对支撑架体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提出整改意见并组织专业架子工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组织检查,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雨季施工作业。

(2)设一专人在雨前检查立杆垫板是否有效,操作面及其他部位有无塌陷;雨后立杆有无下沉,架体有无变形,如有不正常之处,须迅速加以加固和修整。雨前认真检查架体的防雷接地,对不符合处从速进行修补,避免遭受雷击。

(3)大雨期间,不得进行架体的搭设和拆除;大雨、大风后及时对所有搭设的架体进行巡视检查修理,有安全隐患的整改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架体的搭设及拆除不得在雨天进行。

(5)定期检查架子与建筑结构间的拉结是否牢固有效,检查及维修防滑条,确保架体稳固,防滑条有效。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压可能发生一定的沉降和位移,如变化过大可能发生垮塌事故。为及时反映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

(1)支架沉降量(顶部):10mm;

(2)支架垂直度:每步架为h/1000及2mm,总高为H/600及20mm;

(3)支架位移(顶部):10mm;

工作仪器设备的精度、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测量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高大模板监测使用仪器设备如下。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 20~30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大模板使用时间至砼终凝后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50%。

在支架如下图所示大梁位置设置监测剖面。

每个监测剖面布置2个支架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水平位移监测点采用线坠下挂,在地面上做好标记。通过比对线坠的位移来判断模板支架的位移。支架沉降监测点选在截面积较大的大梁中部,且为汇交梁受力较大的位置。在最顶上的支架,用短钢管横担垂直引下一钢管,钢管上端固定,下端不落地不固定。再在钢管下端固定一段约1米长的钢尺作为观测尺。

3.5当监测数据超过下表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砼、疏散人员,且应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加固处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大模板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预警值

钢管强度或刚度不足造成弯曲变形过大或局部失稳;

个别钢管立管采用搭接或立杆支撑底部悬空;

个别歩距过大、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不设或少设等;

根据专项方案采用新模板、楞木和立杆间距按设计要求布设;

钢管扣件先检测,不符合要求严禁使用;

水平、竖向剪刀撑、扫地杆按设计要求设置,严禁少设或加大尺寸设置;

立杆采用对接、错开布置,严禁采用搭接,上下端顶紧。

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安全员、施工员、质检员等人员组成,公司本部设置相应的安全指挥部。

副组长(常务副经理)

成员(质安部部长及各部门负责人):朱希、倪沛沛、何君君、许茂林。

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汇报当地有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事故发生时,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负责人指挥安排。

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的损失。

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1)应急救援小组和预案确定后,施工单位安全指挥部组长组织所有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2)组长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分项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

(3)在确认险情和事故处理妥当后,应急反应小组进行现场拍照、绘图,收集证据,保留物证。

(4)经业主、监理单位同意后,清理现场恢复生产。

(6)在事故处理后,将所有调查资料分别报送业主、监理单位和有关安全管理部门。

采用分级响应程序:当事人→项目部→公司。

紧急情况发生后,立即按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流程及救援措施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1)当事人或发现人要立即按应急救援措施进行第一时间的现场救援行动,同时向应急救援小组或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经理接到汇报后要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到现场。

(2)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到现场、疏散人群、保护好事故现场、排除险情,迅速按应急救援措施进行救治,然后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伤情严重的,现场进行基本的处理后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5.5.1物体打击急救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

(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º,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

(6)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5.5.2机械伤害急救措施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最早发现受伤者,应大声呼叫电工迅速拉闸断电,立即向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报告,同时拨打120。

(2)将触电者抬到平整的场地,现场伤员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进行救护,如发现伤者有断指断腿等,应立即找到,用医用纱布将其包好,随伤员一起送医院救治。

5.5.3高处坠落急救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

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6)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7)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a.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b.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5.5.4坍塌事故急救措施

(2)发现事故预兆后,立即停止作业,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作业场所。应急救援组应根据情况迅速制定有效的抢救、抢险措施后,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抢险。同时要密切监测事故周围建筑、道路、地下水等的发展情况,以便根据情况调整和实施新的抢救措施,并迅速疏散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

(3)分析事故坍塌的影响范围,迅速组织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并组织人员建立警戒区域,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影响范围。

(4)当发生坍塌事故后,最早发现者或目击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向项目部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5)项目部应急小组应迅速判断事故发展状态和现场情况,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判断清楚被掩埋人员位置后,立即组织人员全力挖掘。

(6)在救护过程中要防止二次坍塌伤人,扩大伤害范围,必要时要先对危险的地方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7)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抢救出来的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

(8)当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立即向社会求救。

5.5.5触电事故急救措施

(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

b.使用绝缘物(如干燥的竹枝、木枝)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

c.用导电体使电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跳闸而断开电路。

CJT342-2010标准下载a.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

使触电者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解开领口和衣服,仰卧在比较坚实(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

一只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掰开嘴巴(如果掰不开嘴巴,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贴鼻吹气)。

深吸气后,紧贴嘴巴或鼻孔吹气,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

救护人换气时放松触电者的嘴和鼻,让其自然呼吸。

b.胸外心脏挤压法(心脏跳动停止者):

解开触电者的衣服JB/T 13749-2020标准下载,让其仰卧在地上或硬板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